close

台灣的出版產業調查(出版年鑑)最早是文建會執行,然後轉新聞局,最後到文化部,兩年一次,含括的內容主要是產值、購書率、閱讀率等產業相關的細節。

但這個年鑑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了。

兩年編一次,今年出版的是去年完成、分析前年的資料。先不管資料準確不準確,光是時效就完全落伍。這樣的調查,對產業到底有何幫助?主管部門可以據以擬定政策嗎?業者可以在裡面看到任何趨勢、預測或教訓嗎?我們有辦法因此理解台灣的閱讀風氣概況嗎?

在美國,產業調查是行會和商業公司的業務,每年有年度調查,每季有當季速報,甚至每月還會有月抽樣快報。完整的產業年報索價都在數千美金,做的人做出價值,買的人覺得物有所值,這個市場就會自然形成,不關政府什麼事。

而台灣最奇怪的地方就是,凡是產業有困難了,這就是政府的責任,產業做不好的,政府就要做。可是政府真有能力做產業調查嗎?答案是根本沒能力,衍生的結果是每年發包,付錢買年鑑。

工作技術都操在承包單位手上,每屆一輪重新發包,技術也無法累積,調查方法也無法想長遠。例如建立一個產業的資料庫多重要,但根本沒有人會去想這些事。

二〇〇四年我受邀參加當年的出版年鑑專題撰文,我提出一個要求,希望國圖和任何一家商業書店釋出當年的新書書目資料,給我做統計。那年我們很幸運談到金石堂願意無償提供。就憑那兩個資料庫,我用我半吊子的試算表套用公式,就找出許多跟產業相關的重大訊息。

總出書量:現在大家都知道去ISBN中心看書號申請量,做為總出書量的推估。但我們很少有線索可以推估店銷書市場(即美國人所說的 Trade Book,店銷書代表公共領域的商業流通,是衡量出版活力、文化實力最重要的市場,美國的產業調查對 Trade Book 市場特別重視,所有暢銷排行榜都只調查店銷書銷量)。

店銷書的精確數據除了在書店,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提供的了。當年店銷書年度新書量是二三,一九五種。而這幾年下來,我再也沒有看過哪一屆的出版年鑑繼續分析這個數字。

出版單位:我可以分析出全國有多少單位或個人申請了國際書號(3,794家),店銷市場總共有多少出版社(992家)。

在店銷書市場有三五%年出書量不足四種,四到一百種的有五九九家,一百種以上的四十五家。

出書量前二十%的出版社(198家)出版了七三%的年度新書(16,900種)。

店銷書的單價分布:價格帶和平均定價(279元)。

引進書:港版書三一六種(占店銷書比例1.36%),翻譯書六〇〇二種(占比25.88%)。

翻譯產業中的譯者:可考譯者共一,九六四人,七成只譯出一本(1,365人),譯出圖書二種以上的共計五九九人,這幾乎可視為台灣以翻譯為主業的族群的人口數。

有五人年度譯著超過二十種。

以上就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書名、作者、譯者、出版社、定價的資料表,就可以挖出許多隱藏的產業資訊來。

產業調查做的事情應該更多,這幾年我一直期待財政部能把發票數字釋出,那不只可以解決年度調查數字以估算為主的問題,還能以最即時的方式,快速公布逐月的產業收入起伏。前幾天終於獲知原來財政部統計處已經有個非常完整的發票銷售額查詢系統,可以任人查詢全國所有行業的每月及每年營業概況。

根據財政部的發票金額查詢,台灣出版業去年營收是 二六九點九億元,一至八月同期比較是: 

2013年一至八月 16,620,047,000

2014年一至八月 15,038,962,000

本年衰退十五點八億(1,581,085,000 元),衰退率九點五.5%。

而數位出版業去年營收是一億零五百萬元,一至八月同期比較是:

2013年一至八月 71,152,000

2014年一至八月 96,553,000

成長二千五百萬(25,401,000 元),成長率三五點七35.7%。

數位的市佔率為:

2013 全   年 0.389

2013 年一至八月 0.426

2014 年一至八月 0.638

發票數字雖然不能代表行業整體,但恐怕雖不中亦不遠矣。不過財政部的統計方法並不區分行業中公司內部的銷售區別,例如出版社如果同時有紙書收入和數位出版收入,財政部只能依公司的行業別,全部歸入「圖書出版」這一類。這跟市場真實情況並不相同。

無論如何財政部的資料庫給了我們一個啟發,如我要有準確可靠、即時的產業數字,必須要有一個長期的計劃,從頭打造建立行業專屬的營業資料庫和產品資料庫。只有建立在穩定的資料庫之上,才有辦法及時、細密分析。不必再年年發包,人人都只搶短線,只看今年能做什麼。而每年建立的資料,通常也無法累積成為資產。

台灣書市上有多少本國作家呢?每年有多少新人可以出書呢?多少書是來自中國呢?不同書的類別升降起伏情況如何呢?產業的報酬概況又如何?

對出版經營指標意義極大的新書首刷量、每年新書再刷率、退書率、出版社人均業績、編輯人均業績、書店營業總面積增減概況、書店家數增減概況、線上書店市占率……所有這些在現在的的產業年鑑中經常都不是重點。

那一個速度又慢,製作費時,成本昂貴,沒有長遠打算,也無法反映市場變遷的產業調查,還真有存在意義嗎?

 

消息來源: 內容推進實驗室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代史 年鑑
    全站熱搜

    覺小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